地产龙头股2022(地产龙头股票)


这篇文章的角度,少部分是龙头股的思维,更大维度的是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这些短线股。


浙江建投日线图


天保基建日线图


中交地产日线图


中国医药日线图

上面的几个个股,当之无愧是2022年的明星股,现在来看,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,中国医药,浙江建投走了二波,天保基建和中交地产都没有走二波。为什么这么说呢,如果个股一直沿着5日线走,连10日线都没有回踩到,怎么能称之为二波呢?这几天中交地产创新高,可以认为是反抽或者是开始了新的行情。

如果认为大盘暴跌企稳之后,龙头股首先反弹,那么为什么中交地产和浙江建投,甚至天保基建涨势都比中国医药好呢?从短线股的炒作来看,题材,情绪周期,筹码(个股形态),可能差异就在于题材了,那么题材的差异在哪里?今天就来讲讲更大周期的题材问题。

能走出大龙头的都是有大题材,大题材一般只有国家政策才能够引起这么大的概念效应。那么资金又如何判断一个题材有持续性和空间性呢?那么我们需要从更高的一个宏观面来看问题。

重点来了:大题材来自国家政策,国家大的政策可能来自哪些方面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讨论问题:1,刺激经济的三架马车,出口,内需和基建。2,从生意的角度来看,订单的来源。

首先讨论第一个问题,订单的来源,所有的生意的订单就来自于需求,需求都是围绕人来运转,不管是出口(外国人)内需(中国人),基建(中国人);只是有人还不行,还需要这些人有钱,有钱了人才会有真正的需求。我不能讲得太复杂,化繁为简的来讲述,不讲钱,只讲人口的问题,看大不看小。

2022年各大洲人口:

亚洲:人口41.亿,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%,居世界第一位。

非洲:人口10.亿,占世界总人口的12.3%,居世界第二位。

北美洲:人口5.亿,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.1%,居世界第四位。七大洲人口分布情况**。

南美洲:人口3.02亿,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.6%,居世界第五位。**七大洲人口排名。

南极洲: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,无定居居民。

截止2022年05月01日,全球 238 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,898,236,143人,其中中国以 1,447,301,400 人位居第一,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,印度以 1,403,018,576 人数位居地球第二,第三至第十名分别是:美国、印度尼西亚、巴基斯坦、尼日利亚、巴西、孟加拉国、俄罗斯、等等。

中国人口大概占了全球人口的18%左右。

中国2001年加入WTO,从那时起,中国的生产面对的是全球的人口,按照当时人口62亿来看,我们从服务于中国13亿人口到服务于全球62亿人口,订单量会有4倍的增长,这个增长数字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极其恐怖的。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。

2019年美国开始制裁华为,这个算是中美贸易战正式开展。以前算是摩擦,那么现在就算是真正的战争。那么如果中美贸易战选择站队的话,有多少个国家会站在中国这边。非洲10亿人,俄罗斯1.5亿人,巴基斯坦2.2亿人口。有没有发觉,这部分人口多数是以贫穷国家为主。但不管这些,如果这些都算是可以有对应订单的人口,那么大概也只有26亿人口对应的订单。而我们之前的产能对应的却是全球78亿人口,那么其他的52亿人口和美国站在一起,中国能生产人家也不下单,那么我们的产能只能利用1/3。

另外一个角度,如果别人不买我的不行,那么我们还是可以面对全球78亿的一个市场,但是我们思考一下,中国有哪些东西是其他国家必须买的?例如像俄罗斯的石油,天然气。而且离不开中国的,好像没有。稀土中国储量虽多,但给一些时间,国外也没有问题。低端的可以找东南亚解决,高端的本身还在美国,欧洲,日本,韩国这些国家手里。

从以上订单的角度来分析,中国从以前的面向全球市场,转而面向中国和友邦市场,市场会缩小2/3,只有计划的1/3(贸易战原因)。

接下来讨论第二个问题,在国家的角度来看如何拉动经济的发展。这次我们从出口,内需,基建来考虑。

出口:贸易战已经影响了中国的出口,这次疫情给了中国缓冲的时间,但订单往东南亚转移无法阻挡,不要过分去讨论印度,越南制造业的缺点(早期的深圳不也是这样吗),中国大量的制造业工厂在东南亚也经营下去了,假以时日,只会越来越顺畅。出口的增长随着疫情的好转,我们必然无法维持。

内需:中国这么多人口,要拉动内需,老百姓必然需要有钱,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了,解决住房,医疗,教育的顽疾,主要就是要让老百姓手里有钱。这样才能促进大家的消费。让过剩的产能出清,转移方向。但出口已经确定要下滑了,国内疫情导致无法开工,老百姓手里没钱,必然会导致内需不足,如何促进消费,国外不就有发钱的先例吗?

基建:中国搞了这么多年基建,美丽的城市,畅通的交通,多如牛毛的地铁,立交桥,导致基建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弱。

房地产开发板块指数周线

以上讨论完了,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,出口大家也看到了,中长期来看是没指望了,产业升级中国并没有完成,国际上必须买中国的东西基本没有,低端的还在转移,自然就是大家的说的未富先老。那只能国内下功夫了,内需和基建。房地产指数慢慢走出来了。

从上面的情况来看,产能过剩或者市场将来被限制的行业都难走出大行情,为啥今年走出了浙江建投,天保基建,中交地产这些妖股的原因也就出来了。

从大资金和小资金的走向其实也说明了一个大经济周期的问题,为啥游资也敢疯狂炒作地产股的原因。经济形势这样,不会有大利空,那就使劲造吧。

以上更多的是从国家层面,经济周期来讨论如何思考题材的问题,为啥有的可以再有新高,有的不行。仅供参考不做投资建议。

100万现金如何理财投资(100万现金怎样理财)
上一篇 2023年01月17日
印尼盾1000等于多少人民币(1000人民币是多少印尼盾)
下一篇 2023年01月17日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iqiaoqiant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推荐